生平簡介
于右任 - 草書七言聯右任(1879-1964),陝西三原人,祖籍涇陽。原名伯循,字誘人,爾後以「誘人」諧音「右任」為名;別署「騷心」、「髯翁」,晚年自號「太平老人」。于右任乃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,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,民國成立之後他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,然終其一生清廉,去世時沒有留下任何財物。承如他曾書囑蔣經國之言:「計利當計天下利,求名應求萬年名」。
 
 于右任本乃清朝光緒年間舉人,1904年卻因刊印《半哭半笑樓詩草》譏諷時政,而遭清廷通緝,先流亡上海,後進入震旦公學。不久他放棄學業奔走日本,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,並在1907到1912年間,積極投入報刊活動之中。自1909年起連續創辦的三份報紙:《民呼日報》、《民籲日報》和《民立報》,在當時被合稱為「豎三民」,成為革命黨人宣傳理念的重要平台。

作品特色
于右任從趙孟俯入,後改攻北碑,在北魏楷書中融入行書和隸書的筆意,中年之後專攻草書,首創「標準草書」,被譽為「當代草聖」、「近代書聖」。其作品形式以墨跡卷軸居多,近年來,石刻作品亦頗受矚目,主要集中在台北近郊五指山西側的帕米爾文化公園。除此之外,他還曾為許多公私單位、廟宇、商店等題字,這種書法的應用,古時候稱為題署(或稱榜書),例如臺北市行天宮之匾額,及圓山飯店之「劍潭勝跡」碑石;在傳世著作《右任詩存》、《右任文存》、《右任墨存》、《標準草書》等等,皆可見其書法功力的精彩展現。

藝術評價
于右任被列為「國民黨四大書法家」,在近代書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1932年,他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,以「易識、易寫、準確、美麗」為原則,整理、研究與推廣草書,並整理出一套統一草書字形的《標準草書千字文》,至今仍是草書入門者必備的書籍。由於于右任本身在政壇與書法界的影響力,其寓居台灣的15年間,帶動了一股對唐代之前書體的學習風潮,因而首次出現碑學壓倒館閣帖的趨勢。